國際科考遠征“知識破冰船”從北極點順利返航
來自21個國家的66名中學生參與核動力破冰船“勝利50年號”為期10天的航行
8月22日,在俄羅斯核工業80周年暨北方海航線開發500周年之際,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支持組織的國際北極科考遠征“知識破冰船”順利返回摩爾曼斯克。 在為期10天的航程中,來自包括埃及、土耳其、玻利維亞、哈薩克斯坦、中國等在內的21個國家的66名優秀中學生,乘坐核動力破冰船“勝利50年號”抵達地理北極點,聆聽了來自核能與航天領域頂尖科學家和專家的專題講座,開展了一系列僅能在北緯高緯度地區實施的科學實驗,并深入了解核動力破冰船的結構與運行原理。在本次遠征期間,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在北極點環境下聯合開展了未來行星移動平臺簡化模型的自主行駛測試。這些平臺模型用于模擬將在太陽系天體上執行地質勘探任務的移動設備。 來自中國的遠征成員艾麗莎•李帶來了一幅3米長的中國傳統卷軸畫,畫中描繪了核動力破冰船“勝利50年號”以及象征中俄友誼的圖案。卷軸上寫下了來自俄羅斯學生的祝福語、俄羅斯核工業80周年紀念口號“自豪、啟迪、夢想”,以及“勝利50年號”核動力破冰船船長魯斯蘭•薩索夫的親筆簽名,為這份友誼增添了特別的紀念。 “對我來說,核動力破冰船不僅僅是一艘船,它是人類夢想與科學力量的象征。我親眼看到它輕松破開數米厚的冰層,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正是這場奇妙遠征的一部分。我們駛向地圖盡頭的地方——駛向北極,駛向地理北極點。童年時想要看一眼北極的愿望,如今成為了我的指路星——我真的站在了世界之巔。 在這片永恒冰原中,我結識了真正的朋友,也明白了:友誼如同極晝一般,沒有國界。我們來自不同國家,卻在北極成為了一個團隊。這次遠征對我來說成為一個象征:如果破冰船能夠沖開厚重的冰層,那么夢想也能沖破一切障礙。我由衷地感謝俄羅斯、感謝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感謝船長和所有組織者,給予我這樣一個觸碰北極奇跡的獨特機會。” ——艾麗莎•李分享了她的感受。 船長魯斯蘭•薩索夫表示:“我們已連續兩年向不僅是俄羅斯的孩子們,也向來自世界各國的中學生打開了通往北極的大門。我們全體船員都很高興能帶領遠征隊員抵達北極點,并讓他們親眼看到北極熊。只有親眼看到孩子們的情緒和反應,才能真正理解‘知識破冰船’的價值。” 為慶祝俄羅斯國旗日,返航抵達儀式上,遠征成員們在核動力破冰船“勝利50年號”甲板上展開了俄羅斯三色國旗。 參考資料: 科普教育項目“知識破冰船”由俄羅斯原子能信息中心體系組織,在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的支持下實施。該項目旨在推廣自然科學學科和核能技術,發掘并扶持有天賦的青少年,促進其能力發展與職業方向探索。 在項目開展的六個階段中,已有400多名優秀中學生參與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組織的北極遠征活動。 今年的遠征活動在“科技制勝”倡議框架下舉行,該倡議屬于“科學與技術十年”國家計劃的一部分。此外,活動還特別契合俄羅斯核工業80周年紀念和俄羅斯開發北方海航線500周年紀念。相關紀念活動依據俄羅斯總統普京于2025年3月10日簽署的總統令正式設立。 第六屆國際北極遠征的參與者為來自21個國家的中學生,分別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蒙古、土耳其、匈牙利、埃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國、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加納、納米比亞、南非、玻利維亞和巴西。本次遠征的科學與科普項目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企業學院設計開發。遠征路線為:摩爾曼斯克 – 北極點 – 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 – 摩爾曼斯克。科考隊于2025年8月17日抵達地理北極點。 北方海航線是連接歐亞大陸西部與亞太地區之間最短的航運路線,也是俄羅斯歷史上逐步形成的國家級交通動脈。關于這一路線穿越北冰洋海域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至1525年,當時俄羅斯外交官德米特里•格拉西莫夫提出了利用該航線實現俄中海上往來的構想。自此,俄羅斯正式開啟了開發北方海航線的歷史進程,到2025年,該航線已跨越了500年。 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船隊的國家,該船隊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旗下的俄羅斯聯邦國家單一企業“原子能艦隊”運營。截至目前,原子能艦隊擁有八艘核動力破冰船。 2025年,俄羅斯原子能工業迎來80周年紀念。蘇聯是和平利用核能的先驅與世界領導者:蘇聯原子能專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1954年,奧布寧斯克),并為征服北極創造了世界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1959年,“列寧”號)。國家原子能集團不僅建設核電站,為全球數十個國家數億人提供清潔能源,還保障北極航道物流框架的運行,生產新型材料,研發并制造用于核醫學的藥物。 本次周年紀念的核心主題由三個關鍵詞構成:“自豪”、“啟迪”、“夢想”。原子能工作者為奠定行業基礎的前輩們感到自豪,他們從前輩的成就中汲取靈感,并立志開拓更遠的疆界,持續突破人類的可能性邊界。行業80周年將通過一系列紀念活動慶祝,其中最重要的將是計劃于今年秋季在莫斯科舉辦的國際論壇——世界原子能周(World Atomic Week)。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及其下屬企業高度重視對教育、科普和文化項目的支持與發展,積極參與在俄羅斯高校設立基礎教研室、實施獎學金支持計劃、推動大型教育項目的落地,并為學生提供實習與實踐機會,助力學生未來就業。 免責聲明: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傳遞正能量,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提供相關證明等材料并與我們聯系,本網站將在規定時間內給予刪除等相關處理。 訪問:257
|